當年,我們在業界
一日啟蒙恩師胡佑宗先生來電,說他想舉辦一個展覽,關於台灣設計師挖掘自身價值、重新審視自我的作品展,形式不限,經費自理,主題就叫做「五十凳」。因為板凳是中華文化數千年來存在獨有的物件,跟隨著歷史起伏卻一直流傳下來,似乎有其獨特的意義,胡先生認為我們可以從這個物件切入,挖掘我們自身與西方文化不同的精神。
於是,就開始了《聚》的創作。
一開始其實受到了很大的煎熬,畢竟一直以來承接西方教育的思想,所有關於設計的觀念幾乎都是來自西方,突然想要尋找屬於自己的觀念,心中空空蕩蕩、一無所有。對於這樣的自己,一方面感到惶恐,更多的是震驚:原來我們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設計!中華文化五千年的智慧,我們竟然捨棄他們而去揣摩西方思想?頂多是以東方元素加以包裝就可以堂而皇之冠上〝中國風〞的頭銜,而其神髓卻益發薄弱。難道東方設計,不過如此嗎?
因此我們從〝板凳〞出發,在靜心沉澱思索過後,發現了:在中華文化中,戰亂是一個普遍且長久的現象,所以百姓的生活多是困苦,而板凳的存在,不管是圍著飯桌也好,或是飯後在大樹下乘涼聽著長輩講古,或是空閒時候三五好友聚在一起喝茶下棋......其實是朋友家人在辛勞一天過後,彼此相聚的一個媒介。有多少愛恨情仇風花雪月圍繞著它發生,也承載了人們一天的歡笑淚水。它本身並無特別之處,特別在於人們因它而聯繫起來的感情,那是中華文化中最深刻的情感,我們也給了它一個獨特的名字,叫做「人情味」。
這是西方文化裡所沒有的 (英文裡沒有這樣的單字) ,中華文化最深沉也偉大的情操,一種溫暖而包容的力量。
因為環境不好無法講究,什麼樣的木材都可以拼裝成板凳,但美醜已不在它的外表,而在於它所容納的溫度。
不完美的外表下有著最完美的靈魂。
我們認為,這是真正屬於我們台灣的設計──「不完美的完美」。
所以我們留住板凳基本的型態,只在中間做一隆起,使之成為一個獨立的空間,中間的隆起自會成為彼此交流的平台,它會形成一個氛圍,一個「聚」的氛圍。
物件從來都不應該是主角,「人」才是。
如果讓它太張牙舞爪的炫耀自己的功能,人就沒有介入的空間。所以我們只營造出那個氛圍,其餘的,留給使用者去詮釋。
當它在誠品信義店展出的時候,我們看著人來人往坐在它的身上,以各種方式詮釋它之於他們的意義;在它身上留下了各式的痕跡,我們都不介意,因為那些痕跡,會在它的身上,化為故事,然後一直流傳下去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